當前狀況/任務
在寶馬股份公司雷根斯堡工廠內,每天安裝 860 臺 3 系列轎車并將其暫時存放在高架倉庫內。迄今為止,在存放每臺車輛前,必須由人工識別車輛類型并為其貼上安裝訂單。為了從質量及經濟效益上使在涂好漆的車身上貼上標簽這一過程得到最優化,寶馬公司希望找到一種自動化解決方案。
實施措施/解決方案
貼上條形碼標簽
在此背景下出現了兩種“車輛標簽自動化”設備;在此設備中,由庫卡機器人 KR 125 在上漆后非常敏感的車身上細致地貼上標簽。由于市場上并沒有相應的設備,因此寶馬公司首先請庫卡公司進行了一項可行性研究。在此研究結果的基礎,公司終于該項目開了“綠燈”。該設備被立即集成到生產流程中。
控制系統通過掃描儀讀取相關車身的數據,生產流程開始。然后,機器人用四條膠帶將一張 DIN A3 大小的打印紙張粘貼在剛剛完成涂漆的車身外殼上。在安裝在高架倉庫上游的第一臺設備內,KR 125 在車外殼上貼上一張包含倉儲管理信息的標簽。在從倉庫內取出車身后的第二個工位上,另一臺機器人在車身上貼上一張包含客戶數據的標簽;標簽貼在旅行車型的側面,轎車則在車尾部范圍。
優先考慮的是傳送動作輕柔與否。這就對機器人的夾持器提出了特別高的要求,因為決不允許在粘貼標簽時在車身的外殼上造成凹坑或劃痕。夾持器在低壓工作的吸持設備的幫助下抓取紙張,并通過一個專門為粘貼訂單而設計的機械裝置將其小心粘貼在車身上。機器人的速度足以在規定時間范圍內完成工作,這個時間范圍是通過機器人工作單元節拍時間減去外圍工序時間而得出的。
系統部件/合同范圍
每臺設備:
庫卡機器人 KR 125
夾持器
以 PC 為基礎的庫卡機器人控制系統,包括帶視窗操作界面的控制面板
高性能激光打印機
紙傳送設備
粘貼單位
機器人編程
投入運行
結果/成效
極其靈活
六軸機器人 KR 125 極其靈活,因為與線性滑軌相比,在車輛類型經常更換的情況下,機器人能迅速且毫無問題的做出調整。
出錯率最小化
由于機器人能準確識別車輛類型并能自動粘貼標簽,寶馬公司可使出錯率達到最小化。
經濟效益高
該項設計的經濟性已經表現在回報周期短這一點上。寶馬公司估計,整個設備投資的回報期為兩年。
非常耐用
KR 125 每周內可以三個班次工作五,星期六可以再工作九個小時。
可用性高
機器人可用性很高,已接近百分之百;包括外圍設備在內的整個單元的可用性也達到了 99%。
操作簡單
對于設備的效率來說,操作簡單是很重要的一點。為使控制系統操作更加簡單,庫卡公司在以 PC 為基礎的機器人控制系統控制面板上安裝了一個視窗界面,以及一個熟悉的人機界面。